怎么讲一个让人忘不了的故事?

内容营销的精髓就是吹牛逼。自己吹过的牛逼,跪着也要分享出去。当你发现别人呕着把你的故事看完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忧伤?

熬到四点钟做出来的内容,发现别人并不买账,这种惨案其实很常见。为什么会这么惨?很简单,你的故事像坨翔,根本没有资格浪费别人的时间。

20150914151730_332

为什么有时候熬到凌晨四点钟的故事还是一塌糊涂?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名大导演斥巨资花个三五年拍出来的电影,也可能是烂片。不是花时间精力呕心沥血弄出来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当你的良苦用心被当做一坨屎的时候,不要伤心,不要绝望,要找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别人无视你的蠢故事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你的故事不合别人的胃口。注意,不合胃口跟做得不好是两回事。有些故事制作精良,做功非常好,但是别人还是轻松地拒绝了。因为你的故事根本就不是别人所需要的。这个场面,就像把一盘波士顿大龙虾摆在对龙虾过敏的人面前一样,东西再好也没什么卵用。

要想别人胃口大开,就要讲一些和你的用户胃口的故事。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的用户,知道他们的习性喜好,这样才可以量身定制地讲故事。在用户面前不用装清高,可以像孙子一样投其所好。

有些故事可能炒鸡无敌精彩,用户就是不理不睬。好故事不如合适的故事,有些故事就是要说给懂的人听。

20150914151730_516

摸清口味之后,就要检查故事是否具备“直抵人心”的要素。让人过目不忘的故事,起码要有以下留个要素中的两个:简、奇、具、信、情、事。即简单、意外、具体、信任、情感、故事。

一、简单:你一烧脑,我就蛋疼

让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记住的故事,必定是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故事,都是这样的:别人讲给你听的时候,一下子就懂了;你讲给别人听的时候,一下子就给别人讲明白了。简单的故事,不是让人思考了才懂,而是懂了之后会忍不住去思考回味。

20150914151758_920

怎么做到简单?以下两点比较关键:

1、信息量小

一个故事一个主题,别叽叽歪歪喷一大坨。比如想表达母爱的,就不要把父爱也加进来。先告诉对方够用的信息,然后再一点一点慢慢增多。

2、给信息点排序

领导发话总是分成好几点,然后再细分好多点,结果下面的人只记住最后那句“我的讲话完毕”。没有什么比排比式的故事情节更让人抓狂的了。所以,无论你有多少个点,一定要分主次,对重要性进行排序。

二、意外:留点surprise啦

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催眠术就是一成不变。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很有用,但绝对是左耳进右耳出那种翔翔。人脑天生就对各种变化十分敏感,要让观众的注意力勃起,第一步就是改变。

20150914151825_473

具体要怎么改变呢?下面两点比较直接。

1、违背常识

首先要违背常识,然后告诉别人为什么违背常识。比如风筒本来是要用来吹头发的,你却用它来剃须,这就是违反常识了。到这一步,观众就会产生不解,或多或少都会有寻找答案的欲望。

2、制造神秘

这比违背常识更进一步,是提出一些高于常识的东东,属于比较稀缺的那种。比如“二货综合征”这么一个让人似懂非懂的东西,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于是也想探个究竟。

本质上,故事的意外元素,就是要制造知识缺口。有缺口就会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是用来消灭的,因为它会一直让你痒痒的。看烂片的时候,就算全场破口大骂,也会坚持到最后,就是想知道结局怎么样。

三、具体:你想表达什么?

你想表达什么?如果别人听到你的故事的时候,问这样一句话,说明你在含糊其辞,没有把故事讲明白。当一个故事混入了太多假大空的东西,就像一杯牛奶兑了很多水,喝起来不知道是啥滋味。

20150914151846_533

关于具体这个元素,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说得不具体一点,就是不要让听故事的人轻易动用抽象思维能力,仅仅用到联想和回忆即可。比如要介绍某个新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旧事物进行类比,只要一联想到旧事物就明白新事物大概是什么东东了。你的故事里如果多一些感官能够直接消化的事物,那就死具体的,比如能够摸到的、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而不是各种让人皱眉头的思潮、主义、模式、战略。

四、可信:吹牛逼遭雷劈

千万不要把讲故事理解为吹牛逼,一旦你的故事被别人判定为吹牛逼,就不要指望别人再相信你了。讲故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吹牛逼是脱离实际的。真实与否决定可信与否。关于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下面两点可以参考:

20150914151940_810

1、有图有真相

如果说故事是陈词,那么图片就是故事的证据。没有证据,即使你长篇大论拉一大坨,也可能只是“单方面宣布胜利”而已。所以,能用图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多废话了。

2、多叙述少形容

讲故事嘛,大家关心的主要是what happen,即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某样东西怎么样。比如你的产品是手工面,不要一个劲地形容师傅、原料怎么好,而要把手工做面的独特过程记录下来。评论只是佐料,叙述才是主食,两者优雅地搞在一起,才能烹饪出一个香喷喷的故事。

五、情感:你的故事,关我毛事?

大学有个室友,每次回家都会带着一坛老家的酸菜,说是外婆做的。看他每次都吃得那么销魂,我们也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但还不至于到那种回味无穷的地步。当然啦,我们吃的只是酸菜,而那家伙吃的是“酸菜+外婆的味道”。

如果我也从小吃到大,还跟外婆一起腌酸菜,那我可能也会吃得热泪盈眶。但是那是别人家的外婆,那是别人家的亲情啊,关我什么事呢?

20150914151908_195

所以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还要用情感去毒害他,顾客才会跟你互动。

有情感的故事,要求故事要有代入感,要让别人从你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因此,故事的场景应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例如,你说贫困山区很穷别人不会产生同情,但是如果让他看到山区的一个小女孩是怎么刷牙洗脸、吃饭睡觉的,他就会心生怜悯。

三个最基本的消费诱因:性、贪婪和恐惧。往上升级就是那些不能吃的自尊自信、亲情爱情等等。

例如:面对一杯牛奶,你可以有多个级别的故事,勾引不同的人来买。价格便宜-缺钙-强壮中国人-美容养颜-探望病人-哄爸妈开心,等等等等,总会打动到一部分人。

想办法把你的产品与别人的痛点痒点挂上钩,那你的故事就能使别人关心在乎了。

注意:理性分析是感情牌的天敌,大脑会阻碍我们的感受能力。所以那些数据分析、实验报告、专家建议就别出来捣乱了。

弱弱地总结一下:

1、不要以为讲故事就是要拼创意、拼天赋,慢慢你会发现,故事都是有套路的。就像你港剧看多了,基本上就知道情节怎么发展了。关于故事模板,后面会陆续分享。

2、生活中遍地都是故事的素材,创作故事也许很苦逼 ,但是优雅地整合素材也能创造出一个牛逼的故事。所以,故事评判力是一种跟故事创作力一样重要的能力。照着本文提到的5个“好故事元素”去练就发现好故事的慧眼,到时候你也可以弄出一个好故事来。

消息源:张飒的博客
原作者:张飒


初学文案,应该看什么书

想做文案,肚子里肯定得有货,然后才能下笔如有神。想肚子里有货就得多看书,多学习。这里推荐一些书目,仅供参考哈!想学习文案写作的童鞋,眼光还是得放远些,用做学问的心态来研读书籍,构建自己的一个图书馆。


有志做一个既博学又专精的人

胡适在一篇谈“读书”的文章里,有这样几段话:

专工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竿,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

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可悲。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在社会上,这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个人计,也很少乐趣。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

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

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宋儒程颢说得好: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博学正所以“大其心使开阔”,我曾把这番意思编成两句粗浅的口号,现在拿出来贡献给诸位朋友,作为读书的目标:

为学要如金字塔,

要能广大要能高。

只有一技一艺的人,一无所长的人,胡适对社会上的这两种人都颇有微词,前者像一根孤拐,后者如一张薄纸,于社会没什么大的影响,于自己也很少乐趣。

多读读无关的书

上面的话,虽谈的是读书治学,但对我们做自品牌、学习文案,也很有警醒作用。做自品牌,要磨炼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专门手艺,但又不能一天到晚只盯着这手艺,除此之外的东西漠不关心,没有博采众长的学习兴趣和视野。学文案也是,不能只读跟文案有关的书,“无关”的书也要多读一读。

建一座自己的文案图书馆

下面,给初学文案的同学,推荐一些书目。这个推荐法,借鉴了胡适的治学方法,也结合了我自己的读书心得,

学习文案写作,我们不妨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用做学问的心来研读这些书籍,甚至可以构建一座自己的文案图书馆。

这座文案图书馆,应该有些什么基本书籍?可从这几个方面去找书积书:

1.自己关心的核心问题

2.直接相关的书

3.间接相关的书

4.不很相关的书

5.毫不相关的书

一.与文案直接相关的书

1《诚品副作用》(李欣频 著)

2《广告拜物教》(李欣频 著)

3《怎样写作》(叶圣陶 著)

4《语文随笔》(叶圣陶 著)

5《文心》(夏丏尊、叶圣陶 著)

6《谈文学》(朱光潜 著)

7《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纳塔莉 著)

……

文案,文章,文学,文字,语文,作文,写作,这些都是文案初学者需要了解和辨识的基本概念与背景,不能只晓得文案。

经过二十五年的用心经营,诚品现在已是一个华人文创品牌,不只是台湾书店品牌。早在开业之初,诚品就意识到文案之于品牌的加持力量。《诚品副作用》和《广告拜物教》,是诚品文案作品的多年结集,可以说,李欣频与诚品,成就了彼此。

好的文案是什么样的,可以借此二书窥得。但并不是说好文案只有这一个样。

《语文随笔》、《怎样写作》、《文心》、《谈文学》,是民国时候的先生们,写给中学生和社会青年的小书,围绕国文教育谈了许多既细小又深切的问题,十分亲切好读。这些先生们,既是文学创作者与研究者,也是教学者,既关心现实,又专注学问,可谓真正的大家。他们写的这些书,像望远镜又像放大镜,帮助我们澄清过去对写作的误解,看到写作之美何所在,寻到写作的入口处,摸索出合于自己走的写作路。

《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站在身心灵成长的角度,鼓励我们重拾写作的信心,借写作深掘自己,发现平日生活常忽视的点滴。此书也值一读。

二.与文案间接相关的书

1《读书与治学》(胡适 著)

2《读书的艺术》(《博览群书》杂志 选编)

3《阅读的风貌》(《网络与书》编)

4《阅读的狩猎》(《网络与书》编)

5《最糟也最棒的书店》(松浦弥太郎 著)

……

阅读,治学,编辑,是文案的再延伸,也需要学习学习。

《读书与治学》与《读书的艺术》,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如何做学问。千万别以为会认字就叫会读书,万事有其法,不妨问问自己读书得其法了吗?读完这些书,你可能会讶异:天哪,上了几十年学,读了那么多书,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读书!

虽我们不一定要到大学里当教授做学问,但了解了解治学是怎么回事儿,一个学者治的什么学,如何治学,对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相信会大有益处。做自品牌,写文案,怎能没有对事物的研究能力呢?

《阅读的风貌》和《阅读的狩猎》,是很有趣的两本书,将阅读这件事讲得那么有意思,有图有文有表,有故事有知识,郝明义写的那篇《有关阅读饮食的十二事》,可以先读为快。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是我非常喜欢,读了很多遍的书。这是松浦弥太郎策划的那套书系“只工作不上班”中的第一本,是他自己写的,其他六本是另外六个人写的。

松浦高中没毕业就入了社会,从打零工做起,由喜欢读书到做起摆摊卖书的生意,因偶然接到杂志邀稿开始写作,后来又学习翻译、编辑,现在成了日本最懂生活美学的大叔,出了好些书,后来还受邀当上日本老牌杂志《生活手帖》的总编辑,开的奶牛书店也有十多年了。我跟他早期的经历很像,虽然还没有取得他现在这样的成绩,但心里很踏实,因为一直走在自己喜欢走的小路上,沿途领略了不少奇异风景呢。

细读此书,你可以学到开店,写作,编辑,创意,美学,自品牌,如何不上班也能挣钱过日子。

三.与文案不很相关的书

1《我不是一本型录》(许舜英 著)

2《观念水位》(刘瑜 著)

3《谁偷走海报》(原研哉 著)

4《你的早晨是什么》(王春子 著)

5《心的视界》(柯锡杰 著)

……

虽然这几本书跟文案不直接也不间接相关,读一读也会有启发。

《我不是一本型录》,谈的全是生活中琐碎得不能再琐碎的事,像怎样买面包,怎样挑洗洁精,怎样选药妆店,怎样编一本好看的杂志,……,因为是许舜英在谈,总能谈出哲学意味,谈出你看不到的细度与深度。想学习看事物的犀利度,该读读这本书。什么?不知道许舜英是谁?赶紧去百度看看。

《观念水位》的作者刘瑜,现在是清华大学教政治学的年青教授(76年生),以前也写小说。她的文风幽默不失深刻,读来很有快感。想学幽默(不是搞笑),想写得有趣,推荐读此书。

即使你不是专门的文字创作者,也可以尝试将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写成书,像设计师原研哉的《谁偷走海报》,插画师王春子的《你的早晨是什么》,摄影师柯锡杰的《心的视界》。要知道,写书出书是深刻塑造与传播自品牌的好方法呢。

四.与文案毫不相关的书

《51种物恋》(德瓦 著)

……

《51种物恋》书中有一篇谈钥匙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一对相爱的人就是彼此的钥匙,关键在于轮廓的完美契合,绝对精准。事实上,这与互补无关。钥匙并不能让钥匙孔变完整,而是开启它,启动它,给予它固有的力量。每个恋人都能让另一半回归自我,让他(她)达到巅峰,凭藉的便是爱情如迷一般的坚韧特质。

作者德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看看他怎样以哲学之眼解读平凡之物。读后,你会收获一双哲学家的思考之眼。

很高兴有这样子的机会,推荐我读过的、深深影响了我的这些“跟文案相关或无关的好书”。希望它们对初学文案的朋友有所帮助。也想听听大家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得,我们可以一起切磋切磋哈。


不单是诚品文案,台湾竞选广告同样精致!

印象中,台湾竞选广告历来都不乏精品。

之前的马英九、蔡英文都贡献了不少谈资,这次轮到了74岁的老选手宋楚瑜。

近日,宋楚瑜一则以“泥巴形象”为主题的参选广告在社交网络上传开来。

当你用一个载体来充当你叙事的意象时,这则广告里的文案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并且能够在视角上以小见大的范本。

 

也许

人生中许多突如其来的考验

就像泥巴丢到自己的身上

一开始

你会受到惊吓,甚至气愤,甚至恐惧

然后,你渐渐会去思考

到底这些泥巴里有什么成分

是命运强压给你的,还是复杂的人性纠结造成的

或是欲望的反弹,也可能是自找

但不管是什么

你把它当作侮辱,当作压力,当作挫折

我却当成成长的养分

你可以想

泥巴对农夫的意义

泥巴对一朵花的重要

或许是你其中的一棵树

让你茁壮成长的养分

有温暖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

也有腐臭的粪便和遭受恶意的攻击

不会都是美好顺利的

也不该都是美好顺利的

没有这些不美好的淬炼

人哪,怎么雕刻出动人的灵魂

所以,能通过考验的,就会遇到智慧的转念

能转念的成功的

泥巴,就能变成生命的勋章

这就是台湾精神

谦虚、体会、包容、尊重

所有挫折都是下一个新生的起点

都是养分,也是荣耀

据说当天原本是要拍摄平面照片,宋楚瑜到了摄影棚后,才知道有规划泼泥巴的桥段,一泼就泼了10多分钟。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一帮年轻朋友顾虑他宣传没预算,要下猛药来帮他,但他看到提出的文案,是要他自省与体会,放下政治人物的僵硬,当作是人生突如其来的考验,因此,他就点头答应了。

广告还有一张主题海报叫“一起打拼·台湾新生”。

 

另外,放一条蔡英文的竞选广告给你感受一下,看完之后,你想去屋顶站一站,看一看吗?